浙江省司法厅聚焦企业外贸法律服务需求,出台《关于加强法律服务稳定外贸发展的十条举措》,从服务平台、风险防控、服务供给、支持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举措内容,还提及目前已梳理汇总风控法务指引及相关人才培养项目。
在企业外贸发展的进程中,钱祎、马超、刘牧等人见证着浙江省司法厅积极作为。近日,浙江省司法厅紧紧围绕企业外贸法律服务需求,重磅出台了《关于加强法律服务稳定外贸发展的十条举措》,旨在通过优质的法律服务推动外贸实现稳量提质的良好局面。
出台稳定外贸发展的十条举措,这无疑是浙江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道路上的又一关键突破。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些举措都包含哪些方面。
在服务平台搭建方面,浙江着眼于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以及加快建设海外仓等重点工作内容。积极加快浙商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海事商事法律服务联盟、侨胞法律服务中心、法务集聚区等的建设步伐。这些平台充分集聚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各类优质法律服务资源,能够为企业开展外贸活动、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企业无需再为寻找不同类型的法律服务而四处奔波,在这里就能一次性解决诸多问题。
风险防控是企业外贸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浙江聚焦对外货物和服务贸易、境外投资等领域存在的法律风险,精心编制并发布了省级风控法务指引。以“清单式”“案例式”的形式,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法律风险提示以及切实可行的应对建议。就好比为企业在复杂的外贸环境中配备了一本精准的“风险防控手册”,让企业能够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服务供给方面也是亮点颇多。开展“浙”里有“援”外经贸法律服务月等活动,鼓励律师事务所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这为保护外贸企业海外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企业在海外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法律帮助。同时,开展涉外公证减证便民惠企专项行动,深化仲裁服务跨境贸易纠纷化解,健全外贸领域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进一步增强了涉外法律服务供给,让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支持保障方面同样毫不松懈。浙江加强外贸相关立法支持保障,依法为商务人员在商贸活动及医疗、出行、通信、旅游、支付等方面提供便利。让商务人员能够更加顺畅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并且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分层、分类、分主题组织涉外律师人才培训活动,加大涉外仲裁员、公证员培养力度。为外贸法律服务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
目前,浙江省司法厅已经梳理汇总了一批可公开的风控法务指引。这些指引同步上线了“12348”浙江法网和“浙里办”公共法律服务专区,还开发了二维码,方便企业家和群众进行查询。在人才培养方面,2025年3月,该厅联合浙江省律师协会、香港大律师公会、浙江大学启动了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方向)培养项目,预计用5年时间培养100名涉外律师领军人才。这将为浙江外贸法律服务注入强大的专业力量。
本文围绕浙江省司法厅出台的《关于加强法律服务稳定外贸发展的十条举措》展开,详细阐述了举措在服务平台、风险防控、服务供给、支持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以及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包括风控法务指引上线和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启动等。这些举措将为浙江外贸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保障,推动外贸稳量提质。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