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多业态融合,开启就业新大门

本文聚焦国产电影、动画热以及AI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发展,介绍了北京电影学院春季双选会上影视等多领域的招聘情况,包括企业需求岗位、新兴岗位的产生,还提及高校为适应行业变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举措。

近年来,国产电影和动画热度持续攀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AI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也日新月异,发展速度极快。这两大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相关用人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进而催生出了众多多元化的就业岗位。

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春季双选会上,来自影视、游戏、互联网科技等多个领域的近80家用人单位齐聚一堂。这些用人单位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招聘岗位,涵盖电影营销与制作、动画设计、游戏策划与制作等多个类型,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

影视+多业态融合,开启就业新大门

招聘企业人力资源专员王婧妍表示:“我们目前有几十部动画电影都在推进过程中,《哪吒3》也在抓紧推进。”她还透露,今年公司开设了大量的动画岗位。其中,动画师是最为紧缺的岗位,此外,材质师、灯光师、特效师等岗位也急需人才,企业非常希望能与高校对接,吸纳优秀人才。

影视+多业态融合,开启就业新大门

招聘企业人工智能部门负责人符云飞称:“我们现在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懂传统的电影流程和艺术,还要能够将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随着电影与人工智能、文旅、文创等业态不断融合、发展与创新,一系列新兴岗位应运而生。例如,影视衍生品运营和设计、AI影视技术设计师、虚拟制片流程管理等岗位,为求职者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为了适应这种行业变化,高校也在积极行动。通过校企项目合作、多学科交叉培养等模式,高校致力于打造“艺术 +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影视+多业态融合,开启就业新大门

北京电影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林渲墨介绍:“我们跟企业建立了校企对接会,搭建了实习实训平台和基地,帮助同学适应行业变化。同时,我们成立了AI影像科学与艺术中心,搭建了未来影像学交叉学科的平台,促进同学在专业能力上增长,培养人工智能时代跨学科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国产电影、动画热以及AI技术发展使影视行业用人需求增长,催生出多元化就业岗位。北京电影学院双选会上企业提供多种岗位,企业对人才有特定需求,还出现了新兴岗位。高校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培养适应行业变化的复合型人才。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021.html

(0)
星河星河
上一篇 2025-03-30
下一篇 2025-03-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