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从产业提质升级、消费潜能释放、投资外贸韧性等方面展开,结合国家统计局数据及专家观点,展现了中国经济开局平稳、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于3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2025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均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消费与投资情况持续改善,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壮大。经济运行在新的一年实现平稳起步,发展态势积极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解读数据时指出,这一系列表现充分彰显了中国经济所具备的强大韧性。
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详细介绍了2025年1至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并现场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产业提质升级加快
从生产领域来看,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正稳步向前推进。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作用,对工业的拉动效果日益显著,促使工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0.6%,对整个工业的增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
2025年2月22日,在三一重能(日照)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风电设备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开展生产工作。(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全新引擎。付凌晖介绍,前两个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相较于上年全年增速加快了0.2个百分点。从具体产品来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
2025年2月10日,杭州云深处科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绝影”系列机器人进行动态展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乾宇分析指出,1至2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创新驱动效应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7.7%,在全球绿色赛道上一马当先,彰显了中国在世界产业变革浪潮中“换道超车”的强大实力。
2025年2月26日,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焊装厂内,自动化焊接线正高效运转。(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春节期间假日经济异常活跃,有力带动了信息技术、旅游交通出行等相关行业的增长,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付凌晖介绍,1至2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了0.4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在改善民生的政策导向下,生活性服务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异军突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产业提质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5年1月29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国古城景区内,游客们正兴致勃勃地观看舞狮表演。(新华社发 张春雷摄)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
从需求层面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春节期间旅游、文化、体育等市场异常火热,有力带动了市场销售的回升和服务消费的扩大。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了0.5个百分点。
2025年2月9日,在云南省蒙自市的一家超市内,顾客们正在精心选购蔬菜。(新华社发 薛莹莹 摄)
付凌晖介绍,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行人次同比增长5.9%。1至2月份,旅游服务平台交易额增长超过20%,2024到2025年冰雪季全国滑雪场累计接待客流同比增长22.8%,国产动画电影更是打破了多项影视票房纪录。
2025年1月24日,日落时分,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的山顶区域人头攒动。(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随着《哪吒2》的持续热映,位于贵阳市云岩区的贵阳越界影城也随之火爆出圈。该影城凭借其巨幕画幅带来的震撼观影体验,吸引了各地影迷专程前来观影。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教授于海波认为,高品质的文化内容能够为高品质的器材设施和消费场景赋能,通过乘数效应更好地激发消费动能,带动消费产品升级。
2025年2月25日,在贵阳越界影城IMAX影厅内,观众们正沉浸在电影《哪吒2》的精彩剧情中。(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消费,一头紧密连接着宏观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另一头则关乎千家万户的生活,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直观体现。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于16日正式对外发布。该行动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项重点任务,涵盖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等多个领域。
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陈勇嘉、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等相关负责人,共同介绍了提振消费的有关情况,并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乾宇表示,国家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充分体现了国家提振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相信在2025年,国家经济必将继续保持向好态势,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也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王乾宇满怀信心地说。
2025年1月30日,两位意大利游客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合影留念。随着中国不断优化免签政策,积极推行便利外国人来华的各项措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华旅游、经商、访学。(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投资外贸韧性凸显
1至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到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了0.9个百分点。在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下,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明显加快,有力带动了投资增长的回升。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持续加力推进,不仅促进了制造业生产,也为投资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5年2月27日,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化大厦及国贸片区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货物进出口总体保持基本平稳,贸易结构持续优化。1至2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5364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38812亿元,增长3.4%;进口26551亿元,下降7.3%。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亮眼,增长2.0%,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6.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
2025年2月23日,在山东港口青岛港,一艘货轮在拖船的辅助下缓缓停靠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俞方平 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3.4%,创下了历史新高。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表现十分突出。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0%,占比达到56.4%,已成为外贸领域的重要主力军。”他分析道。
2025年2月25日,在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等待装船的车辆整齐排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付凌晖总结指出,总的来看,1至2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效果显现,国民经济延续了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下阶段,要进一步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持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改善社会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5年1月24日,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机器人在户外跑道上尽情奔跑。(新华社发)
开局关系全局。2025年的开局“成绩单”,生动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社会预期的不断改善,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必将在破浪前行中开辟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5年2月20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现场工作人员欢呼庆祝完钻成功。(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本文围绕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展开,从产业提质升级、消费潜能释放、投资外贸韧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经济开局平稳、向新向好的态势。各领域亮点频现,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和红利释放,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实现持续回升向好。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