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虹桥规划草案:战略定位多元,公共中心体系完善 “大虹桥”规划再升级,松普有望加入新阵容

本文围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展开,介绍了规划的公示情况、范围扩大情况、战略定位以及公共中心体系等内容,展示了“大虹桥”未来的发展蓝图。

聚焦虹桥规划草案:战略定位多元,公共中心体系完善 “大虹桥”规划再升级,松普有望加入新阵容

这里展示的是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规划范围。图片均来源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制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目前已经形成了规划草案。从3月28日起,该草案开始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

大家都知道,虹桥商务区位于上海市的西部。澎湃新闻的记者在深入了解后发现,此次《规划》草案有着重大的变化,它进一步拓展了“大虹桥”的范围。除了原有的区域,还新增了普陀、松江的部分街镇。并且,该草案还对区域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公共中心体系、发展规模等多个重要方面,都进行了详细且具体的规划。

虹桥商务区主要肩负着国际化商务区、国际化贸易新平台和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定位使命。依据《规划》草案的内容,要倾尽全力打造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先行区,着重把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发展的示范区。

《规划》草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规划范围内预计常住人口约为341万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大约为364平方公里。

规划范围:松江、普陀有望加入“大虹桥”

虹桥商务区,其涵盖了虹桥主城片区以及周边的一些区域。具体包括长宁区的新泾镇、程家桥街道,闵行区的新虹街道、华漕镇、七宝镇部分(0.3平方公里),青浦区的徐泾镇、华新镇部分(2.6平方公里),嘉定区的江桥镇、真新街道部分(0.3平方公里),总面积大概有151平方公里。

《规划》草案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外结合了市域西部新城集聚的态势,同时充分考虑与中心城主要功能区的衔接关系,对范围进行了扩大,并进行统筹规划。扩大后的总面积约为535平方公里。这样做的目的是深入研究整体定位和功能布局,大力推动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功能的提升,强化资源的整合以及对低效用地的盘活,从而进一步放大虹桥商务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向内聚焦重点区域进行攻坚突破,加快提升整体的标识度和核心竞争力。

从《规划》草案的图示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扩大后总面积约5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新增了虹桥镇街道、梅陇镇街道、古美路街道、梅陇镇、七宝镇、莘庄镇、九亭镇、新桥镇、泗泾镇、洞泾镇、中山街道、佘山镇、夏阳街道、赵巷镇、香花桥街道、重固镇、华新镇、白鹤镇、安亭镇、南翔镇、桃浦镇、长征镇、真新街道、真如镇、长征镇、北新泾街道等街镇的全部或者部分面积。这也就意味着,在以往闵行区、长宁区、嘉定区、青浦区的基础上,松江区、普陀区很有希望成为“大虹桥”大家庭的新成员。

战略定位涉及多个层面

《规划》草案清晰地显示,要把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建设成为联通国际国内、彰显开放优势、畅通经济循环、引领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域。它的具体定位包含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要充分彰显开放的理念,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中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当中,它是全国最大的空铁联运综合性交通枢纽,是推动我国经济大循环畅通无阻的强大引擎。

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里,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地理中心和上海大都市的西翼,它是聚集产业优势“走出去”,积极推进长三角高层次协同开放的战略要点。

在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格局中,它是完善都市圈空间格局,促进空间发展互联互通的枢纽中心,是上海引领都市圈发展的“一核四翼”西门户,是G2、G50和G60三条科创走廊的战略节点,也是1小时综合交通圈互联互通的中心枢纽。

在上海市域空间发展的新格局中,它是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向东能够和中心城实现一体化发展,向西、向北、向南可以辐射带动青浦、嘉定、松江新城等市域西部核心地区,是促进市域协同推进、优化格局、提升价值的“核爆点”。

虹桥和莘庄两个城市副中心

规划致力于完善形成“2 + 9 + 6 + N”的公共中心体系,以此来优化地区的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的能级。

聚焦虹桥规划草案:战略定位多元,公共中心体系完善 “大虹桥”规划再升级,松普有望加入新阵容

这是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图。

城市副中心方面,规划设置了2处城市副中心,分别是虹桥主城副中心和莘庄副中心。其中,虹桥主城副中心是引领虹桥主城片区的功能核心区域,这里集聚了高端商贸、会展和贸易等重要功能。莘庄主城副中心则着重培育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核心功能,逐步形成区域级综合服务中心。

地区中心方面,规划了9处地区中心,具体包括南翔地区中心、华新地区中心、前湾地区中心、江桥地区中心、真北地区中心、赵巷地区中心、徐泾地区中心、七宝地区中心、佘山地区中心。

专业中心方面,在城市副中心和地区中心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的功能特色,规划了6处专业中心,有凤栖专业中心、崧泽专业中心、云麓专业中心、桃浦专业中心、临空专业中心、漕河泾专业中心,这些专业中心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有力地支撑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社区中心方面,以完善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区中心的建设工作,其目的在于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好服务和精准配置。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草案的相关内容。该草案扩大了“大虹桥”的范围,松江区和普陀区有望加入。同时明确了区域的战略定位,涉及经济、交通、区域协同等多个层面。此外,规划还完善了“2 + 9 + 6 + N”的公共中心体系,包括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专业中心和社区中心,旨在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城市能级,为区域未来的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518.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1
下一篇 2025-0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