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画卷:从古画中探寻春分的诗意与生机 春分画卷:艺术之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盛景

本文围绕春分时节展开,通过介绍《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众多以春为主题的画作,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探讨了春天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体现,包括春日风俗、文人诗句等。同时,阐述了农耕文明在绘画中的反映,从古代到现代,春耕文化不断传承和发展。

“寒自千岩落,春从万壑还”,春分之际,大自然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活力,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正徐徐展开。

中国画中,有一幅南宋马麟所绘的《暗香疏影图》,别具韵味。“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代高鼎的这句诗,宛如一支灵动的画笔,生动地勾勒出农历二月春天那浪漫而又动人的景象。春天,作为四季之首,春阳温柔抚照大地,世间万物蓬勃滋荣。风暖了,草长了,花开了,莺啼了,时间开启了春天的模式,生活也随之变得明媚起来。

春韵画卷:从古画中探寻春分的诗意与生机 春分画卷:艺术之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盛景

春分时节,大自然春意萌动,山水润泽,桃红李白。“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著录的以“春”字为题的250余幅画作中,处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描绘出山岚浮动,仿佛是大自然轻柔的呼吸;宋代郭熙、清代王原祁各自创作的《早春图》,展现出草木新生的蓬勃朝气;元代商琦的《春山图》,尽显欣欣向荣之态;明代殷宏的《早春花鸟图》,绘就苍郁滋润之景。人们在山水间寻春、迎春、得春,能看到湖山春晓的清新、群峰春霭的缥缈、桃花春水的灵动、江村春光的宁静、柳溪春色的婉约、梅竹春音的清幽、海棠春鸟的活泼、细雨春帆的悠然。满堂春色、万古春风的天成佳境,既是自然节律的显现,也是艺术家从山川万物中提炼而成的清雅意象,让人感受到春和景明的清新怡人。

大地回春不仅带来了自然的生机,也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创造搭建了缤纷的舞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踏春、放风筝、吃春菜等民间春日风俗活动,就像大江大河中涌动的澎湃春潮,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文人士大夫们感时咏怀,在笔下生情,创作了不少经典诗句,这些诗句中蕴含着济世安民的天下抱负和负薪构堂的精神追求,锤炼出了寓情于景的春日佳境。

“熙熙物态妍,不忍负芳春”,在相关春景题材的画作中,常常能看到对花木、美食、物产等的细致描绘,营造出美好的情境。南宋马麟的《暗香疏影图》,以北宋诗人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诗意为题材,一枝绿萼梅枝自右向左斜出,数片青竹叶掩映其上,倒映在水面,尽显清幽雅逸之态。花枝的遒劲、花瓣的晶莹、花蕾的紧实、竹叶的清润,都生动地显示出初春的生机、内蕴的活力和花木的美好。历朝各色清供图中,有富丽的牡丹、清雅的腊梅、芬芳的幽兰、凌波的水仙、新鲜的白菜、清脆的萝卜等,再配以高古的鼎彝、精美的瓷器、典雅的几案、名贵的笔砚,物华灼灼,尽显天巧与人工之妙。

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描绘传统,历经岁月流转,至今未曾停歇。近现代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来楚生、王雪涛、唐云等画家,都是描摹器物、花木、甘果等物品的高手,他们用画笔写尽了物象的万千姿态。直至今日,春花、春草等依然是画家们热衷描绘的对象,自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尽显时代风华。正是广袤疆域上物产的品类丰富、质地精良、品相可人,涵育了中国人从容裕如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日常。从精致华美到素朴鲜活,宫廷的堂皇、文人的清逸、民间的朴茂,都能在同一幅图中展现。雅自清芬,俗也蓬勃,在和煦的春日阳光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日长春事动,勉农事耕锄”,春分正是农耕的重要时节。一个“耕”字,道出了农耕文明的底蕴。春耕春种所饱含的意蕴在绘画中也有充分显现,寄托着人们对五谷丰登、仓廪殷实的美好期盼。比如,清代画家禹之鼎的《春耕草堂图》,描绘了一幅涵盖粉桃、绿茵、小桥、流水、农人、耕牛、士夫、草堂的江南春日耕读景象。《耕稼图》《春耕图》《牧牛图》等《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著录的历代农耕主题画作,同样既是对农事活动的表现,也饱含着劝课农桑的深意。

对稻作蚕桑等农事的重视,在南宋绘画中有着充分的反映。南宋初年,战争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为了稳固邦本,统治者十分重视重建男耕女织的生产秩序,将耕织置于农业生产的首要地位。与此相应的是,“耕织图”得以大兴。於潜(属今杭州市)县令楼璹深入民间绘成《耕织图》,有耕图21幅,织图24幅,每图还配有五言诗,详细图示了耕织生产的各个环节。皇帝十分欣赏此图,将其宣示后宫,一时朝野传诵,引发了“耕织图”发展的第一次高潮。此后,应皇帝之命绘制《耕织图》,成为宫廷画师的职责。南宋州县衙门墙壁上都绘有《耕织图》,用以展示生产过程,宣传农业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以此宣介由齐家而治国的道德理念,成为朝廷鼓励农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重建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手段。

日往月来,时移世易,现代的春耕文化自有新气象。播种、植树、科技抢春忙……当代的春日劳动图景,在画家笔下更加缤纷多彩,这既是对劳动的礼赞,也是对“春耕夏耘”农耕智慧的颂扬。

春分已至,佳气氤氲。春在千门万户中,烂漫盛景自可期。

本文通过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众多春景和农耕主题画作的介绍,展现了春分时节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以及春天在精神文化和农耕文明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古代到现代,春天一直是文化创作和农事活动的重要主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347.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3-23
下一篇 2025-03-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