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浙江省委金融办等七部门出台《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浙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介绍了《通知》从多个方面提出的20项重点支持举措,以及在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碳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近日,一则关于金融领域的重磅消息在浙江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携手浙江省委金融办、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等七个重要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浙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这一《通知》犹如一场及时雨,为浙江绿色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知》从多个关键维度出发,提出了多达20项重点支持举措。首先在强化绿色金融总量保障方面,有着明确且具体的目标。《通知》提出要保障绿色信贷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省绿色贷款余额将突破4.2万亿元。在2026 - 2030年期间,绿色贷款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并且绿色贷款占比每年都要稳步提升。同时,推动绿色金融债、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公司(企业)债券发行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数量。通过深化多元绿色金融服务,持续拓宽绿色融资渠道,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完善融资对接机制上,《通知》要求建立绿色生态和低碳转型项目库及企业库,运用数字化手段健全融资对接机制。这有助于加大对绿色低碳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让资金能够精准地流向这些领域。此外,还开展碳金融产品创新行动,积极探索碳效挂钩金融产品。深化环境权益抵质押产品实践,推动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碳排放配额抵质押贷款扩大覆盖范围、增加贷款数量。同时,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模式,加强对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的金融支持,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丰富绿色金融的供给。
在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与深化绿色金融能力建设方面,《通知》强调建立健全碳信息共享机制,持续推进金融机构碳核算工作。持续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深化环境信息披露的覆盖面和准确性,让金融市场能够更加透明地了解绿色项目的情况。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转型金融服务,加快形成转型金融服务有效模式。探索“绿色金融 +”模式,推动绿色、科技、普惠、数字金融融合发展模式,使绿色金融能够与其他金融领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绿色消费金融业务,助力提振和扩大消费,从消费端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为了确保《通知》各项举措能够有效落实,还明确了相关的保障机制。《通知》明确要建立跨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统筹协调。强化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资金的激励支持,积极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开展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工作,将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情况作为监管考核与政策激励的重要参考,促使金融机构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绿色金融的发展中来。
本文围绕浙江七部门出台的《通知》展开,详细阐述了《通知》中为支持浙江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出的20项重点举措,涉及绿色信贷、融资对接、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还明确了保障机制,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浙江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