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侗寨鼓楼,诉说侗族生活智慧,肇兴侗寨鼓楼:侗族建筑文化的璀璨明珠

本文带领读者走进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深入了解侗寨最标志性的建筑——鼓楼,介绍了鼓楼的分布、特点以及建造技艺等内容。

央视网带来一则特别的消息,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肇兴侗寨。这座寨子始建于北宋时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你踏入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寨子里那五座飞檐重阁、气势雄伟的鼓楼。它们宛如一个个巨人,屹立在寨子之中,不仅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杰出典范,更生动地展现了侗族人的生活智慧。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文化中国行》的脚步,一同去揭开侗寨最标志性建筑——鼓楼的神秘面纱。

千年侗寨鼓楼,诉说侗族生活智慧,肇兴侗寨鼓楼:侗族建筑文化的璀璨明珠

对于侗族人来说,鼓楼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常说:“看到鼓楼,就看到了家乡。”在肇兴侗寨那密密麻麻的吊脚楼之间,五座高大的鼓楼拔地而起,格外引人注目,恰似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假如我们把依河而建的寨子想象成一艘正在前行的大船,那么这五座鼓楼就巧妙地分布在船头、船篷、船舱、船帆、船尾的位置。其中,位于“船尾”的信团鼓楼最为高大华丽。它一共有11层,高达24.37米,每层的截面逐渐收缩,层层叠叠的檐口挑出人字形的斗拱,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多角的宝塔,既庄严又挺拔。这座鼓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侗族人记录自然的一首优美诗篇。内圈的四根大柱象征着四季的流转,外层的十二根檐柱代表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檐板上绘制的,是侗族人在青山稻田间耕作、歌唱的快乐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古时候,它还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是侗族人传递紧急信息的“烽火台”。

千年侗寨鼓楼,诉说侗族生活智慧,肇兴侗寨鼓楼:侗族建筑文化的璀璨明珠

千年侗寨鼓楼,诉说侗族生活智慧,肇兴侗寨鼓楼:侗族建筑文化的璀璨明珠

57岁的陆德怀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掌墨师。在设计鼓楼时,他只需测量好地基,然后仅凭借一个墨斗盒、一把测量尺、一把细竹刀,就能在木料上精准地标记出梁、柱、椽、枋、板等结构部件。他向我们透露,修建一座这样的鼓楼,需要用到1万多个木构件,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整个建筑不用一颗铁钉,甚至连木楔都不用,全靠榫卯咬合衔接。这样建造出来的鼓楼,不仅严丝合缝,而且坚固无比,历经岁月的洗礼也不会倾斜、腐朽。

千年侗寨鼓楼,诉说侗族生活智慧,肇兴侗寨鼓楼:侗族建筑文化的璀璨明珠

肇兴侗寨的鼓楼,包括其地理位置、历史渊源、象征意义、建筑特点以及建造技艺等方面。鼓楼不仅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侗族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精湛的建筑技艺。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479.html

(0)
星河星河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