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欧盟提出的1500亿军改计划展开,阐述了该计划旨在援助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但因欧盟面临严重财政重压而陷入困境,同时介绍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施压以及欧盟为凑钱援乌采取的一系列办法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在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中,欧盟抛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1500亿军改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可谓是一目了然,那就是持续为乌克兰提供援助,让乌克兰能够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继续支撑下去。欧盟的设想十分美好,他们打算拿出六百亿欧元,助力欧洲本土军工厂重新焕发生机,让这些军工厂能够加大生产力度,为军事行动提供充足的装备。剩下的资金则用于训练军队、整备军事基地,并且全力支援乌克兰。他们满心期待着,等时机成熟的那一刻,就能够带领军队与俄罗斯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然而,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却无比骨感。正当欧盟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军事援助行动中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他们面前——他们没钱了。
当下的欧盟,正承受着自二战以来最为严峻的财政重压。从欧洲央行的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成员国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如同失控的火箭一般急剧攀升。法国达到了110%,意大利更是高达140%,西班牙也有115%,远远超出了《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规定的60%上限。即便处于如此艰难的财政状况下,为了维持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在2024年,欧盟对乌援助总额竟然高达760亿欧元。如今,别说是拿出1500亿欧元来实施军改计划了,就是区区50亿,欧盟都显得捉襟见肘。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频繁向欧盟施压,提出了“立即支付50亿欧元用于购买炮弹”的要求。这一金额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相当于乌克兰前线月均弹药消耗成本的5倍。泽连斯基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施压,原因很简单,他敏锐地察觉到欧盟没钱了,担心欧洲方面会因为资金问题知难而退,从而减少对乌克兰的援助。所以,他试图用这种方式将欧盟进一步捆绑在乌克兰的战车上,让欧盟继续为乌克兰的战争买单。
不过,泽连斯基在这件事情上算错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欧洲是真的没钱了,无论他怎么施压,说破大天,欧盟也拿不出钱来。以意大利为例,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了4.5%,如果战争债券利率超过3%,意大利的债务可持续性将受到严重冲击。德国虽然推出了欧元自主国防计划,但却拒绝为南欧国家的债务背书,所谓的“共同防御”在现实面前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莱茵金属在乌克兰的炮弹生产线虽然得到了优先支持,但其产能仅能满足乌军需求的30%。在欧洲其他国家,法国农民因乌粮冲击发起了抗议活动,波兰也被迫重新谈判农产品配额,民众对“无限援乌”的抵触情绪持续升温。种种迹象表明,欧盟不是在假装没钱,而是真的陷入了没钱的困境。
而他想错的第二件事就是低估了欧洲援乌的决心。为了凑钱继续援助乌克兰,欧盟这帮决策者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转而向民间资本市场寻求出路。他们计划通过发行“欧洲国防债券”,也就是战争债券来募集资金。这一做法援引了《欧盟运作条约》第122条紧急条款,并且还挪用了新冠复苏基金420亿欧元的存量资金,试图在规避赤字限制的同时推动防务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直接找民间借贷市场借钱。
欧洲央行也针对欧盟的这一做法发出了警告,称此举可能会动摇市场对欧元的信任。但欧盟委员会为了避免政治风险,直接绕开了议会审查,找到了一个折中路径。在短期,允许AAA评级国家自主发债,比如德国就已通过“联邦国防特别基金”募集了210亿欧元用于防空系统;中期推动《资本市场联盟》改革,试点“安全债券”实现风险部分共担;长期则建立“欧洲防务联盟”框架下的永久性发债机制,目标是在2030年前募集7000亿欧元。
然而,这些方案的实施效果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市场对欧盟的财政纪律失去信心,可能会导致外汇储备撤离。2024年,欧元在全球央行储备占比已经降至19.9%,创下了20年新低。与此同时,俄罗斯还趁机推出了“天然气卢布2.0”,试图动摇欧元结算体系。
欧盟如今面临的“战争融资困局”,本质上是其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自不量力的结果。当泽连斯基在屏幕另一端急切地催促着50亿欧元的援助时,欧洲领导人面对的不仅仅是一张炮弹账单,更是对自身未来的艰难抉择。如果欧盟继续充当美国地缘博弈的代理人,那么欧元区的未来必然是一片黑暗。
本文详细讲述了欧盟1500亿军改计划因财政重压而陷入困境,泽连斯基施压索要资金但欧盟真的没钱,欧盟为援乌采取向民间资本市场募资等办法,然而这些办法充满不确定性,欧盟的“战争融资困局”是其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自不量力的体现,继续充当美国代理人将使欧元区未来堪忧。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693.html